Blog

Blog

PHODAL

重构的自动化

任何傻瓜都能写计算机能理解的代码,优秀的程序员能够编写人能理解的代码。—— Martin Fowler

这些日子里,由于项目的缘故,我又双叕开始学着造轮子了。故事的开始是代码的不规范堆砌,导致软件大楼摇摇欲坠;故事的终点是,重新唤醒程序员对匠艺的追求。而故事的中间部分,则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内容:代码坏味道(code smell)、包依赖合理性,应对的方案则是代码重构,目标则是 Clean Code,即易于阅读的代码。而它们(代码坏味道、重构方式等)都已经被归纳为模式。

而所谓的模式指的是:模式,在物体或事件上,产生的一种规律变化与自我重复的样式之过程 1。既然,它们是可重复的,那么也存在一定的自动化可能性。自动化解决重复性问题,是程序员的使命之一。

程序员的另外一个使命是造轮子。不求造出完美的轮子,只要是可工作的,并且不断改进地轮子,都终将是一个好轮子。

扯完了,回到正题。

架构的混乱

好吧,这个小节的内容是额外多出来的。至少在当前,我还没有想到好的方式,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来识别出一个架构是否出现问题了。如果有的话,那么一定是:

  1. 代码行数,反应大泥球。如果单个后端服务能达到 1000 * 1000 行级别的代码量,那说明它将变得难以维护——添加新功能缓慢,依赖更新受限等。
  2. 代码复杂性。一个最简单的指标就是单一文件的圈复杂度,继承深度等等。
  3. 服务过多,反应拆分不合理。诸如于,微服务数量接近于开发人员数量,导致人人疲于奔命。
  4. 服务调用流程化,反应拆分不合理。通过 API 间的调用顺序,来反应架构上的问题。
  5. 技术导向服务划分,反应拆分不理。识别公共的服务调用,来确认合理性。
  6. RESTful API 规范化。可以对进行 API 扫描查看命名,自动化模拟测试查看 API 异常情况返回结果。
  7. 服务 API 与数据库映射。对于服务而言,API 与数据库结构能反应其是否独立独在的必要。

好吧,我编不下去了,因为大部分用肉眼就能看出来的了。而若是自动化,则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

而应对于架构拆分的模式,应对的方式无非就是:拆与合

工程的规范化扫描

一个良好的软件团队,必然拥有强大的工程能力。正是这些工程能力,让每个新加入的成员,能在约束的情况下快速上手。所以,我们可以在不阅读代码的时候,了解到详细的情况。

  • CheckStyle(or Lint) 是否集成?通过检查对应语言的配置
  • SCM(如 Git)commit message 是否规范?通过提交记录来学习模式,而后可以通过类似于 commitizen 的工具实现自动化。
  • SCM(如 Git)的分支策略是否合理?扫描出所有的分支,了解对应的分支策略。
  • 适应度函数检测。诸如于是否包含对应的测试策略——可以检测的测试工具、度量覆盖率,来判定是否拥有有效的测试策略。
  • 依赖版本滞后扫描。

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一系列的整体性方案。

依赖关系的打破

对于遗留代码来说,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解除依赖性。而要打破依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所涉及的是一层层的函数调用,以及其背后的复杂业务逻辑。只需要构建出目标语言的 AST(抽象语法树),我们便能分析出项目中的各个包间的依赖关系。

然而,即便我们知道了两个类、包、服务之间出现循环引用,要自动化打破这些依赖也不是一句容易的事,因为处理的规则太多了。诸如于:

  • 合并类、包、服务
  • 重新划分职责
  • 引入中间人(委托)
  • ……

所以,可视化依赖关系,在当前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所要做的便是:

  1. 自动化确认出每个文件的依赖
  2. 构建依赖关系
  3. 生成依赖关系图
  4. 标注循环依赖的部分

只是呢,就我当前的经验而言,还无法做到这部分的完全自动化。

坏味道的识别

如果代码有味道的话,那么你所能闻到的一定是坏的那种,因为『久居兰室不闻其香』,对于稍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来说,寻找代码的坏味道,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代码里挑刺嘛。当然了,我不得不再说一下,挑刺很容易,但是难的是给出改正手段——即如何重构。

步骤是:

  • 构建特定语言的语法解析器。
  • 设定坏味道的内容及标准。如圈复杂度、嵌套深度、继承深度等。
  • 针对于每一项坏味道,编写识别代码。
  • 组织特定的坏味道识别。
  • 编写坏味道的建议改进和实施代码。

而对于这些坏味道来说,有的易于识别,有的没必要识别。

对应的也可以按分组来判断各自的需要。

分组 坏味道
Bloaters Long Method, Large Class, Primitive Obsession, Long Parameter List, Data Clumps
Object-Orientation abusers Switch Statements, Temporary Field, Refused Bequest, Alternative Classes with Different Interfaces
Change Preventers Divergent Change, Shotgun Surgery, Parallel InheritanceHierarchies
Dispensables Lazy class, Data class, Duplicate Code, Dead Code, Speculative Generality
Couplers Feature Envy, Inappropriate Intimacy, Message Chains, Middle Man

除此,还有一些不在列表里的坏味道,比如:

  • 奇怪的命名。命名很难,但是它不应该是:ZLSYActivity、FraActivity123Manger。
  • 害怕出现 bug 的重复。比如 FileManager1 和 FileManager2
  • 大量的静态方法。new 一个实例,到不了 10w - 100w 以上的量级,是不会有太大的性能差别的。2

所以,如果能对坏味道进行自动化,就能减少了多人力工作。

当然了,使用 SonarQube、CheckStyle、FindBugs 和 PMD 等也能找到对应的 Code Smells,只是呢,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遇到的问题要比这复杂得多。而实践证明,那些“机智”(鸡贼)的开发人员,已经有各种办法绕过这些措施。

测试的快速反馈

自动化的测试代码编写,依赖于大量的先验知识。如果我们计划于生成某个函数的测试,那么我们首先必然需要调用这个函数,才能返回预期的结果。而测试的完整性,实质上是依赖于边界条件来构建的。如一个对字符串处理的函数的测试,我们需要:

  • 传入各种的特殊字符,以检验是否能返回正常的结果。
  • 测试条件分支,以保证异常情况的正常性。
  • 测试边界条件,以防止出现意外。

当然了,这种自动化的测试,多数时候都不是那么可靠的。不过,是一个非常不错的 Monkey 测试。

为了完成这部分的测试生成,我们需要:

  • 构建运行时函数调用,或者依赖于 AST 解析 而后计算(这个成本有点高)
  • 强大的测试框架支持。因为代码人人会写……,但是好的代码不是。
  • 丰富的测试编写经验。
  • 大量的测试模式数据。
  • 生成人类可阅读的代码。
  • 框架无关的测试 DSL。

每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都需要大量的经验。当然了,要编写这样的一个应用进行自动化更不容易。

代码重构中的模式

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统一一下语言:『什么是重构』

重构(refactoring)是指在不改变外在行为的前提下,对代码做出修改,以改进程序的内部结构。

所以,只要改变了现有的行为,都不能称之为重构。按习惯,我们将代码重构分为了三类:

  • 自动化重构。就目前而言,自动化重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有些代码人都看不懂,机器就回天乏术了。
  • IDE 重构。依赖于 IDE (如 IDEA)提供的重构功能,能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快速进行重构。
  • 手动重构。

对于手动重构来说,我们首先依赖于先前识别的 code smell(代码坏问题)。而在重构一书中,给出了每一种坏问题的对应修改方法。如应对于被拒绝的遗赠(Refused Bequest),推荐了三种对应的修改方法:

  • Push Down Field(下移字段)
  • Push Down Method(下移方法)
  • Replace Subclass With Delegate(使用委托代替子类)
  • Replace Superclass With Delegate(使用委托代替超类)

其中的 3 和 4 在《重构1》中合称为:Replace Inheritance with Delegation(以委托取代继承)。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拥有一套完整的端到端重构工具集。

结论

有没有这样的工具呢?

有。 GitHub:https://github.com/phodal/coca

Coca 是一个使用 Go 编写的 Java 语言自动化重构工具。架构方面能生成对应的依赖树,重构方面支持批量重命名方法、寻找未使用的类、删除未使用的 import、移动类到指定目录等。即将支持本文中的剩下功能。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6%A8%A1%E5%BC%8F 

  2. https://www.iteye.com/blog/wang-zhenyu-49107 

关于我

Github: @phodal     微博:@phodal     知乎:@phodal    

微信公众号(Phodal)

围观我的Github Idea墙, 也许,你会遇到心仪的项目

QQ技术交流群: 321689806
comment

Feeds

RSS / Atom

最近文章

关于作者

Phodal Huang

Engineer, Consultant, Writer, Designer

ThoughtWorks 技术专家

工程师 / 咨询师 / 作家 / 设计学徒

开源深度爱好者

出版有《前端架构:从入门到微前端》、《自己动手设计物联网》、《全栈应用开发:精益实践》

联系我: h@phodal.com

微信公众号: 最新技术分享

标签